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不搞“大水漫灌”,就得管好总量。——

新浪财经日前发表独立经济学者莫开伟的文章说,近年来央行在各种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或表明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成为吾国金融生活中的高频词。他认为要真正了解不搞“大水漫灌”货币政策的深刻内涵,并准确把握其操作方式、操作力度、操作节奏,并不是一件轻松而容易的事情。因为不搞“大水漫灌”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掌握其操作技巧难度也相当之高。

笔者认为,不搞“大水漫灌”的政策宣示不仅十分正确,而且非常形象。这一比喻显然借助了农业方面的经验:庄稼的成长需要及时供给水分,尤其是当出现旱情的时候。但由于各个区域的旱情有轻重之分,若不加区分地“大水漫灌”,对有些旱情较轻的地块来说就会“过犹不及”,反而导致出现“涝灾”,走向另一个极端。为此,水资源比较缺乏的以色列甚至发明了“滴灌”技术。

以此来观照货币政策,“大水漫灌”自然也不足取,因为经济的每个领域、行业乃至企业的“旱涝”情况各不相同而需区别对待。那么,货币政策能否像以色列的农业那样进行“滴灌”呢?这恐怕也很难,原因也是在于市场的情况千差万别,货币管理部门不可能掌握全部信息(经济学谓之“信息不对称”),没有能力做到对每个行业和企业都精准地“滴灌”,而只能从总量上加以管理。至于总量之内的“货币之水”如何“流淌”,只能让大大小小各家商业银行和企业依据价值规律和自身情况分散地作出决策。

因此,正如莫先生所说,不搞“大水漫灌”并不是一件轻松而容易的事。但在笔者看来,其实说简单也简单,就是一个总量管理的问题。总量管理当然不可能像“滴灌”那样来得“精准”,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宏观政策无法做得“面面俱到”,往往只能退而以求“次优选择”——若总量管理得当,至少可以让市场整体的流动性性保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倘能做到这样,管理者就算尽到了自己的职责。

这里笔者还想补充两点:其一,市场经济讲求优胜劣汰,正常情况下也会有竞争失败者被淘汰出局,这是难以避免的,不能因为局部出现困难情况就要求央行“放水”,央行始终应该从总量着眼来制订、实施货币政策。因而不搞“大水漫灌”,最重要的还不在于“技巧”而在于“定力”,这也是为何央行需要保持相对独立性的原因所在。

其二,央行对总量的调控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价格型调控,主要运用对基准利率的升降手段,好处是可以更多地让市场价值规律发挥作用,但这种方式起效较慢;另一种是数量型调控,即视市场情况用各种政策性工具直接注入或收回流动性,好处是起效较快,但对市场的结构调整作用较弱。两种调控方式各有利弊,笔者注意到,最近几年吾国央行主要使用的是后一种调控方式——回想一下,尽管国内外经济形势跌宕起伏,但我们已多年没有升降息了,这是为什么?(未名日记9月2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1949篇文章 1天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