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人民币如何“匹配”GDP?——

先解释一下,以免有“标题党”之嫌,本文题目完整的意思表述应该是: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怎样才能与吾国的GDP规模相匹配。

实际上人民币的国际化近期有所进展。据财新网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发布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全球的人民币外汇储备达2874.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提升约30%,为连续第五个季度上升,目前已占全球外汇储备总量(以下均简称为“占比”)的2.45%。看上去2.45%的占比似乎并不高,但已经比2016年时的1.08%翻了一倍还多。

毫无疑问,这意味着各国外汇储备机构对人民币的认可度在不断提升。目前人民币是全球第五大外汇储备货币,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美元(占比59.54%)、欧元(占比20.57%)、日元(占比5.89%)和英镑(占比4.7%)。

当然吾国还没有理由骄傲自满。虽然人民币的占比已向日元和英镑靠近,但与欧元特别是美元还有很大的差距,笔者简算了一下,只及美元占比的4%左右。然而从另一方面看,吾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GDP总量占美国的70%左右。拿上述两个左右比较,吾国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与我们的经济规模显然仍很不相称,如果两者能“等量齐观”,现时的人民币占比应该超过欧元,遑论日元跟欧元。

为什么人民币的国际化会被吾国的经济体量“拉”下这么大的距离?这其中当然有“时差”的原因,如美元的霸主地位是用百余年的时间形成的,虽然美国的GDP总量在全球经济中的占比已不如前,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当下美元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占比仍达六成。所以人民币占比要想跟本国的GDP规模相匹配,还需要花很长时间。

但另一个也许是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人民币迄今还不是完全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关于这一点,笔者之前曾有博文谈及,此处不议。据介绍,COFE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部管理的一个数据库,由各国在自愿、保密的基础上向IMF提供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数据而构成。这就是说,上述占比仅针对各国官方的外汇储备货币,不包括民间的货币使用和储备。而以笔者的理解,民间青睐于哪种货币,除了看国家的经济实力和信用,可能比官方更注重其“市场化”的程度,说白了就是看它能否自由兑换。自由兑换虽然不是一种货币是否会被广泛使用和储备的“充分必要条件”(比如俄罗斯的卢布号称已可自由兑换,然而它的占比少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肯定属于“必要条件”,亦即如果不具备自由兑换的前提,你的经济体量再大,你的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使用率和储备量也不会很高。这也许就能解释为什么英国和日本的经济总量远逊于吾国,英镑和日元的占比却高于人民币。

不管怎样,人民币的占比有所上升,对吾国来说是个好消息。但也要看到,人民币国际化要“追上”吾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还任重而道远。这其中,自由兑换是必须要跨越的一道大关——经济学家们称之为“惊险的一跃”。惟看吾国何时能闯过这道大关了,到那时,人民币的占比必将会有更大的提升。(未名日记7月8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1949篇文章 1天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