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群体免疫后是否还要“清零”?——

之前一段时间已趋平静的吾国疫情近来又起了点“小波澜”。据财新网报道,5月24日广西南宁在对协查重点人员进行排查及核酸检测中,发现显示阳性1例。算上此例,据统计在此前的10天里,吾国包括安徽的六安、辽宁的营口、广东的广州和深圳等地共新增23个确诊新冠病例(笔者发此文时又增加了几例),数量不多,但分布南北多地,引起政府和民众的警惕和防范。

笔者之所以称这是“小波澜”,一方面是与其它国家较为严重的疫情相比,另一方面吾国应对这些零星病例可谓“驾轻就熟”,相信很快就会将其扑灭。不过笔者也注意到,此次新增的这些确诊病例的源头尚未完全查明。之前吾国虽然几乎每天都有若干个新增确诊病例,但基本上都是由境外输入。但当前的这二十多个确诊病例,有些报道称为“本土病例”,笔者觉得尚难确认,因为所谓“本土病例”,意味着病毒是出自境内,但据有关专家分析,经过一年多的严防死守,吾国本土应该不存在新冠病毒,因此怀疑这些新发病例还是与境外输入“关联”,只是尚需进一步流调、研判。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入境吾国者登机前都要有符合要求的核酸检测证明,落地后还需集中隔离14天再经多次核算检测显示阴性以后方可在国内自由行动,预防措施不可谓不严。饶是如此,还是未能挡住有些病例的“输入”。如据报道,广西南宁发现的这1例阳性者,于4月25日从卢旺达回国,入境后在广州集中隔离了14天,至5月10日解除隔离回到南宁家中,但5月25日的核酸检测结果显示阳性。也就是说,从回国到最后确诊,整整历时一个月。

而广州一名5月21日确诊的病例,近期既没有到过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也没有境外旅居史,发病前14天一直在广州生活,日常的主要活动轨迹都在自家。基因测序显示,感染她的病毒属于在印度出现的变异株。当地防控部门认为,不排除是意外暴露造成偶发感染。

去年的抗疫实践表明,新冠病毒的潜伏期一般最长为14天,且在户外的存活期只有几天。但上述病例似乎表明,变异后的病毒更加“狡猾”,其“生命力”更强。故此,以“清零”为目标的吾国防控工作仍然不能有丝毫放松,因为当前境外的疫情仍然相当严重。

与此同时,吾国的新冠疫苗接种正在加速推进。据国家卫健委消息,截至5月23日,吾国已接种疫苗超过5亿剂次。其中从4亿剂次到突破5亿剂次,只用了7天时间,再次彰显吾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

按此速度推算,今秋吾国很可能实现会群体免疫,即70%乃至80%的国民接种了疫苗。目前我们的防控工作可谓“双管齐下”:既坚持“内防反弹,外防输入”不放松,一发现有新的疫情哪怕只有区区几例也必会“集中兵力打歼灭战”,实际上仍是以“清零”为目标;同时又在推进大面积接种疫苗,务求尽早实现群体免疫。这两个目标互有交叉,但并不完全重合。

笔者在本周一发布的博文《从“一隅不安,举世皆危”说起》中曾指出,在疫苗推广之前,吾国已成功地控制了疫情,本土病毒已基本“清零”,堪称是全球“最安全的大国”;然而广种疫苗的目的应该不是“清零”,而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打开国门恢复正常的国际交往,如此还是会有少数病例从境外“输入”。这两天看到有关吾国新发疫情的上述报道,这一问题不禁再次浮上心头:不久的将来吾国实现群体免疫后,还需不需要继续像当下这样“双管齐下”地严防死守,或者说是否还要以“清零”为目标?若是的话,现在广种疫苗的又是为了什么?(未名日记5月28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1966篇文章 7分钟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