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养老机构一半床位空着,为啥?——

人皆会老,如何养老是每个人终将面临的问题。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吾国的老龄化已十分明显,据统计60岁以上居民的人口占比约有20%,且在未来一个时期内还将继续提升。故此各类养老机构纷纷应运而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新兴产业。然而笔者颇有些惊奇地发现,据青岛市副市长栾新在博鳌亚洲论坛上透露,目前全国养老机构的空床率竟普遍在50%左右(财新网)。

这是为何?笔者不了解具体情况,依据市场的供需规律姑且判断:这些纷纷兴起的养老机构,其中有不少未能真正摸准市场的需求。

诚然,养老是一种无可避免的“刚需”。可是“刚需”并不等于就是对养老机构的需求,实际上人的养老有多种方式。以笔者之见,到专门的养老机构去养老,未必是多数老人的首选。笔者年近七旬,也算是个老人,曾经也起念并到附近的一家养老机构实地考察过,考察的结果却是打消了这个念头。为什么?并非是嫌它条件不好,而是觉得成百上千个体弱多病的老人“搭帮结伙”地生活在一个“大院子”里,所产生的“负能量”或会多于“正能量”。具体的感受笔者就不细说了,以免让人产生“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的感觉。

比笔者年长几岁的一位朋友也有同感。他选择的养老方式是跟儿孙们同在城区居家生活,虽然不住在一起,但时常会有往来,笔者戏称他的养老模式是“老中青三结合”,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同享“天伦之乐”。当然笔者也并不赞成追求吾国传统的那种“四世同堂”的模式,但觉得这位朋友的养老模式或许更有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晚辈们也会因此而受益:既能体会到长辈的关爱,又能从他们身上汲取生活的经验和智慧。

有些人可能觉得,让老人们集中到一起养老可以丰富他们的社交生活,以免老来孤独。这有一定的道理。但老人们的社交不应限在老人群体之间,他们也会希望能与年轻的一代交往、交流,以吸收新鲜事物,增强自身的“活力”,何况社区里的老人也可以交往,一起散步、下棋、跳广场舞之类,只是不住在一起,完事后可以各回各家。当然居家养老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小孩成家后又有了小孩,“上有老,下有小”,本身又要忙于工作,若还要照顾老人,负担的确十分沉重。笔者猜度,愿意进入养老机构的老人,有不少是出于减轻子女负担的考量。这样的需求也理应得到满足,而养老机构的出现就是为了满足这部分老人的需求。

既如此,为何总体而言现今养老机构的空床率会如此之高呢?如上所说,原因之一是有些投资建设者高估了这部分市场需求,愿意选择进入养老机构的老人可能没有他们预想的那么多。还有一个原因是收费过高,令不少老人和家庭“望而却步”。实际上在笔者看来,一般的养老机构不应该完全市场化,理应将其视为一种“半公共品”,政府对它们可采取“特许经营”的方式,即在税收、用地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甚至可以拨给一部分的财政补贴,同时限制其盈利率并对其收费标准、服务质量加以监管。完全市场化的养老机构也可以有,服务质量和收费都可以较高,但这只能满足那些家境富裕老人的需求,中低收入阶层不会得其门而入。以笔者的体会,真正有较广泛之市场需求的,是那种针对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且具有专业护理功能的养老机构,因为这种服务是绝大部分家庭难以提供的。

总之,养老机构有50%空床率,这肯定不是正常现象。有关部门对此应加以重视,通过调研在政策上作出调整。比如前面提到的那位青岛市副市长建议,可以把养老机构引入到社区,整合社区周边的养老机构,为整个社区的老年人提供服务。听上去似是个不错的办法。

无论如何,一个正在走向老龄化的国家,养老需求肯定是巨大的,关键还是在于做好“供给侧改革”。(未名日记4月29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1968篇文章 1小时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