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未名周记(2109)·

 

                           “得州大停电”启示录

 

本文要义:如果说得州的情形是竞争过度,吾国电力体制存在的问题恰是竞争不足,由此造成的后果就是电价偏贵,国家虽然投入巨资建设,但市场的供需关系长期处于一种“紧平衡”的状态。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于吾国的发电与输电系统基本上都是国营的,民间参与度与市场竞争度皆很不够。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硬币的两面”。

 

常言道“祸不单行”,被新冠疫情肆虐了整整一年,迄今感染者近三千万、病亡者超五十万,长时间占据“全球疫情最严重国家”之位的美国,好不容易近期的每日新增病例数量开始下降,全美人民在疫情的重压之下稍稍松口气时,不料进入2月又遭逢极端严寒天气的侵袭,整个北美大陆出现了严重的积雪和降温现象。其中很少遇到超低温天气的美国中南部尤其是得克萨斯州,因此出现了长达五天的大范围停电。“巅峰”时刻近四百万家庭完全断电,上千万民众无法取暖,甚至冻死了好几十人,包括一些年幼的孩子。虽然现在大部分居民已重获电力,但有大量家庭面临更严重的缺水问题:极寒天气带来的供水难和水质量下降,让得州人必须经过蒸馏烧水程序之后才能安全用水。一句话,过去的这些天,得州人民吃尽了“大停电”的苦头。

众所周知,得克萨斯属于美国的“能源大州”,电力资源一向十分充沛,供电系统也堪称强大,何以此次在遭遇寒潮时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笔者为此浏览了一些专业人士撰写的相关分析和评论。作为一个“文科生”,对其中的一些技术问题自然没有能力置喙,但由此联想到一些社会性、体制性的问题,觉得还可以“滥竽充数”地说上几句。

按说,初春时节气温骤降到零下10度,在美国南方虽然十分罕见,也不至于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这是本人的“经验之谈”:笔者居住在吾国南方,今年也曾遭逢两次寒潮来袭,有几日最低气温也降到以往很少见的接近零下10度,尽管觉得很不适应,从新闻报道上看吾国局地也出现过短暂的停电现象,然而却未闻有得州这样长时间、大范围的“大停电”。

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作为“能源大州”的得州,其能源基础设施的“抗冻力”为何如此之弱? 对此,能源学博士张树伟先生(以下简称“张博”)在财新网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给出了解释:这是由于得州能源基础设施的“冗余设计”不足。且容笔者将张博的专业性阐述“通俗化”一下:根据得州电力系统运营商ERCOT网页的介绍,得州电力的容量备用预计是15.5%,这在正常情况下并不低,可以应付大部分时候的气候不确定程度;但是此次寒潮属于“极端小概率事件”(有报道说是“百年一遇”,也有说是“五十年一遇”),超过了原来的“冗余设计”,许多管道与机组因此被冻住,从而导致“大停电”的发生。

那么,得州能源设施的“冗余设计”为何不能提得高一些呢?以美国的科技水平,做到这一点应该并不难。故此可以推断,“非不能也,乃不为也”。

张博介绍说,所谓的“冗余设计”,其实是对成本与保障程度的一种权衡,不可能堆上无限的资源以确保“万无一失”。笔者虽是外行,但从常识来看,这个道理在全世界的工程建设中都是通用的。比如我们经常看到XX工程可以抵御“五十年一遇”乃至“百年一遇”之灾害的说法,其所指的就是它们“冗余设计”的水平;但从来没有听过有人敢说“万无一失”,一来因为要考虑到建设和维护的成本,二来人类对大自然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谁也无法预料一万年哪怕是一千年里会出现什么“极端情况”。

不管怎样,此次“大停电”证明,得州能源基础设施的“冗余设计”是不够的。特别是当今世界正面临“地球变暖”,由此产生了以往少见的极端天气,而且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这意味着“冗余设计”的保险系数也应随之而相应提高。

如果对笔者的“启示”仅止于此,所涉及的不过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一个工程学常识。但是,“得州大停电”的背后还暴露出了美国电力系统的体制性问题,并由此让笔者意识到“自由竞争”之利弊。

据介绍,得州电网是全美管制最为宽松的一套供电系统。2002年之后,得州更进一步放宽了电力市场的监管标准,采取了自由放任式的能源政策。在独特的电力批发市场机制下,得州大部分居民可以自由地从大批从事“零售”业务的小电商中挑选符合自己价位的商家来满足家庭用电的需求。市场竞争十分如此的的好处是,参与者争相以低价格来博取消费者的青睐,得州的平均电价因此普遍低于美国其他州。据张博文中介绍,得州的市场批发电力价格,2019年只有3.8美分/度,2020年更是低到了2.2美分/度,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低的电价之一。相应的,得州一个典型家庭,其年度电力消费支出仅占其家庭收入的2.5%左右。

能源政策去监管(或称宽监管)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新能源在得州蓬勃发展,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行业都在过去的十几年中逐渐成为了得州能源供给的重要渠道,从而降低了对污染较大的煤炭等传统能源的需求。

然而张博指出,政策往往是有两面性的。宽松的监管标准确实让得州的电力供给充沛且价格低廉,但同样也造成了得州电网系统忽视发电设施的抗寒能力。以笔者的理解,原因在于自由竞争虽然使得参与者竞相压价,从而增加了消费者福利,但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会迫使企业拼命压缩自己的生产成本,能省则省,能减则减,否则就无法保证自己产品的低价格,从而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据介绍,早在2011年的一次寒流导致得州出现供电危机之后,相关领域的专家就曾发出过警告。然而缺乏联邦部门的监管,得州政府和议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地冷处理了这一问题。于是,当十年后更为严重的极端天气再度降临得州时,缺乏御寒准备的电网系统很快就因管道堵塞和机器失灵而 “下线” 。

除此之外,造成此次“得州大停电”的另一个原因是,得州自恃“能源大州”的天然优势,为了保证自己的“独立性”,不让联邦能源机构监管自己的供电系统,长期以来不肯加入国家大电网。在美国现有的三大电网系统中,东部联合电网和西部联合电网都横跨国内多州乃至加拿大的部分省份,唯得州电网只限在本州(仅有部分地区归东西电网管辖)。得州如此“自搞一套”,除了“躲避”联邦部门的监管,还有不让其它州占自己的“便宜”的用意;但所带来的弊端是,这意味着得州在用电危机时刻无法从其他储备充裕的州借调电力。由于独立的得州电网不用像其他州一样需按联邦监管要求大量存储淡季留下来的“盈余”电力以备不时之需,这固然是得州平日电价低廉的一大原因(储电也是要花费成本的),但到了危急时刻,其没有“余粮”的恶果就体现出来了。

当然,得州的电力体制如此“特立独行”,其中还有政治方面的原因,比如美国实行的是联邦制,中央政府无权强行对得州电网实行统一的监管,又比如美国的“党争”在得州也不能幸免。但笔者在本文中不想扯及这些,只想就经济谈经济。

毫无疑问,市场经济现今已为世界大部分国家所接受、所奉行,盖因人类几百年的实践证明,就总体来说,市场经济的效率要比计划经济高得多。市场经济也经常被人称为“自由经济”,而“自由”也确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它能够充分发挥个人和企业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它之所以胜过计划经济的重要原因之一。前述得州自由放任、监管宽松的能源政策,可谓将“自由经济”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而且也确实让得州百姓享受到了由此带来的好处。用张博的话来说,就电价的低廉和用电的畅快度而言,在一年的三百六十天里,德州人民都是“幸福”的。

但是如果把“自由经济”比作是“阳光普照”,那么,依照辩证法则,它无可避免地也会有“阴影”的存在。这次“得州大停电”就生动地体现了“自由经济”的另一面。用张博的另一句话来说:在2021年2月出现“大停电”的这五天里,得州人民是十分“难熬的”。

有人也许会说,一年有三百六十天是“幸福”的,只有五天“难熬”,这笔帐还是“划算”的。面对这一数字对比,笔者不得不表示有保留的赞同。之所以“有保留”,是因为考虑到有些人在此次“得州大停电”中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们已长眠于地下,再也无法享受得州人的“幸福”了。这样的说法或许很“残酷”,但却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笔者当然早就认识到事物总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体制。但是正如领导说过的,人民群众总是在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因此“得州大停电”也促使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让市场经济体制少些缺憾而更完美些呢? 笔者不想空泛地讨论这个问题。仅就得州的情况来说,他们或许应该吸取此次“大停电”的教训,将体制的“钟摆”稍稍从右往左回拨一下。

质言之,由于电力这个东西对人民的生活至关重要、不可或缺,因此不能把它当作完全意义上的商品,而应视其为一种“半公共品”。 所谓“半公共品”,当然是介于商品与公共品之间,简单地说它的特性在于:既然为人民生活所必需,政府和企业就有责任保证它的供给;同时又不能免费提供,使用者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以使制造和服务企业有一定的盈利。因为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所以不能完全“自由放任”,要有相应的监管和要求,否则当出现特殊情况时就有可能“掉链子”;而允许适当的盈利能保持对企业的激励,不然就会走向反面出现供应短缺。

在笔者看来,电力正是这样一种“半公半私”的产品。写到这里,笔者由得州想到吾国的电力体制。实际上张博的文章中对此也有所提及,他说(以下所引经笔者编辑):

相比较而言吾国的电价是高昂的。电价高的基本原因,在于系统中的“自由”——这一稀缺资源的分配不平等:在吾国,电网调度具有无限的自由,而发电机组几乎没有任何自由,后者往往连发电量都不能自主决定。这种自由度的匮乏,可能会构成吾国电力系统的重大隐患。如一些地方为了争取更多的备用率,会以非市场调度方式“停电”,不仅造成经济损失,也使得电源企业与电网之间的矛盾激化。如果没有坚定的改革,系统安全性状况同样堪忧。

张博还指出:吾国现在的突出问题是,煤电极端过剩还在继续上马,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却难以做到市场化。吾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从2015年3月发端,现已走到第六个年头。六年来我们时刻面临着垄断定位逻辑与经济竞争逻辑的碰撞,截至目前前者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电力部门虽然是一个“内循环”部门,但必须坚持国际标准与方法论,将经济效率而不是绝对控制权(你不控制,它也跑不了)放到第一位。说到底电力部门是一个经济部门而需要实行市场化。

张博的上述批评也许有些“过激”。笔者试图将其“折衷”一下。在笔者看来,与得州(美国)不同,吾国的电力并不是单纯的商品,实际上正是一种半公共品,一方面政府对其有绝对的控制权,另一方面也遵循“民用为先”的原则。而且吾国的电力系统实行全国联网,可以实行统一调度,因此虽有短暂的局地缺电,但没有出现过“得州大停电”这种情况。 如果说得州的情形是竞争过度,吾国电力体制存在的问题恰是竞争不足,由此造成的后果就是电价偏贵,国家虽然投入巨资建设,但市场的供需关系长期处于一种“紧平衡”的状态。同样以“钟摆”打比方,假如说得州应该从右往左拨一下,对吾国得电力体制而言则应从左往右拨一下,以此求得均衡。这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于吾国的发电与输电系统基本上都是国营的,民间参与度与市场竞争度皆很不够。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硬币的两面”。

其实不光是电力,吾国的油气、电信等领域也基本上是这种情况,总体来看虽能基本满足公众需求,但效率不高、价格偏贵。因为政府必须确保这些国企能够盈利,同时又需兼顾民众的承受能力和社会稳定。以燃油为例,每当国际油价出现波动时,吾国的油价也会随之升降,但往往升时多、降时少。当然应该客观地看到,当国际油价大幅飙升时,吾国的油价上涨也会“适可而止”,皆因此时政府的要求是“维稳至上”。

总之,通过对此次“得州大停电”的旁观,对比中美电力体制的差异,也许能给两国未来的电力改革以启发。笔者想再说几句也许是“题外”的话。在资源无限可用的前提下,“自由竞争”肯定是人类生产方式的最佳选择,因为它毕竟利大于弊。但如遇资源有限或者遭到大自然“反噬”的情形,人类还能否这样“自由竞争”就成了一个问题。从理论上看,这也许正是市场经济的“瓶颈”所在。因此,如果“全球气候变暖”并非是周期现象而确因人类的经济活动过于频繁所致,那么,未来市场经济的竞争度或将不得不有所调降,以此来减少碳排放。即便如此,从逻辑而言,这也只能在某种程度上减慢气候变化的速度,甚至有可能连这一点都难以做到。

这就回到了当年罗马俱乐部所提出的那个问题:人类的经济增长究竟会不会有“极限”?倘若答案是肯定的,计划经济的回归恐怕就不仅仅是一种政治理念了,人类也就不能无限制地追求物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了。幸好,迄今为止上述问题一直被人类的科技进步所证伪。

                                                   2021年3月1日于竹径茶语

 

简介: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下海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未名周记”),2018年7月开始兼写微博(“未名日记”),以发挥余热,防止痴呆。有道是:只事耕耘,不问收获;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笔者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1966篇文章 23小时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