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中美领导通话,需要什么“契机”?——

据央视新闻2月8日消息,美国CBS电视台播出了拜登就任总统后的首个电视专访。当主持人诺拉·奥唐奈问,中美关系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关系之一,为何两国领导人尚未通话?拜登表示:与中国有很多需要对话的内容,但“至今还没有契机对话,而不是不对话。”

笔者也注意到,拜登正式就任美国总统有半个多月,已经与多国领导人通过电话,甚至包括他一向不大感冒的俄罗斯总统普京,但迄今尚未与吾国领导通话。拜登解释“没有契机”是什么意思?你是新任总统,跟重要国家的领导通个电话打个招呼,既是一种国际礼仪也是你的职责,需要什么“契机”呢?

故此,与其说是“没有契机”,也许不如说是个“面子”问题,即谁先给谁打电话。不像我们老百姓之间打电话可以随手拎起话筒就拨号,大国元首之间通话,谁先约、谁应约,这两者还是有讲究的。实际上据媒体报道,吾国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已在2月6日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这就是说,布林肯是此次通话的“邀约方”,而杨洁篪是“应约方”。但更高层领导的通话自然会更慎重、更讲究。特别是,前一阶段在特朗普任内,中美关系因种种原因处得比较紧张,拜登接任之后会是否会、是的话又将如何调整对华政策,目前还不是很清晰。只见他2月4日在美国国务院发表外交政策演讲时,把吾国称为美国“最严峻的竞争对手”,同时又表示愿意在符合美国利益的情况下与吾国合作。但这种表态是比较“原则性”的,还得看他会具体采取什么措施。

在这样的背景下,两国领导人通电话,也许的确需要一个“契机”,比如发生了某件重要事情需要双方及时交流,这样通话就比较“自然”了。比如前几日美俄元首通话,主要是为了讨论延长即将到期的《新削减核武器条约》。不然的话,“谁先”可能就不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比如在伊核问题上,美国与伊朗之间近日就为“谁先”而有些顶牛:拜登虽然曾表示将考虑重返伊核协议,但伊朗要求美国先撤销制裁措施,而拜登则要求伊朗先按原伊核协议控制浓缩铀的数量。至今双方仍为“谁先”在打嘴仗。

当然中美关系与伊核问题没有可比性。事实上拜登就任总统以后,吾国领导已经发过贺电。按理接下来应该由拜登主动来电话,才算是“礼尚往来”。拜登说需要“契机”,笔者觉得马上就迎来农历春节,对吾国来说这是个传统的“大日子”,拜登可以藉此打电话向吾国领导和人民致以新春的祝贺,这就是一个不错的“契机”。且看拜登能不能抓得住。

不管怎样,中美元首通话是早晚的事,否则显得两国关系太不正常了。而且笔者觉得大概率吾国将是“应约方”。谓予不信,走着瞧吧。(未名日记2月9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1949篇文章 1天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