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先生产后生活”的思路或应倒过来。——

在10月24日举行的外滩金融峰会上,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发言指出,在过去的几个月时间内,吾国经济经历了强有力的恢复,但是高收入人群和中低收入人群却出现了显著分化。高善文对此解释称,面对疫情的冲击,货币政策前所未有的宽松,在稳定金融市场、保证信贷正常流动的同时也明显推升了股票市场的估值水平和房地产市场的价格,而大量资产是由中高收入群体持有的。因此,在疫情演化的过程中,中高收入群体的财富相较疫情之前反而出现了大幅度的上升;大量低收入群体却难以受益,盖因疫情对经济活动的冲击相对集中在低收入人群比较密集的就业领域,所以他们的生活状况收入和消费受到了更严重的冲击。

高善文认为,财政政策在这一层面本应结构性地针对特定群体、特定行业推出有针对性的、可逆的、更强有力的支持措施,加强社会保障网,但迄今为止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中,出现了一定的漏洞或瑕疵,不仅带来了社会公平层面的问题,实际上也妨碍了经济更有效率和更可持续的自我恢复。(财新网)

高先生的上述观点可谓“直言不讳”,且与笔者在几篇相关博文中的看法庶几相同。吾国经济在遏制疫情的同时得以较快恢复,成为全球迄今唯一保持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一成绩固然可喜,但也要看到,国内的贫富差距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向,致使年内其它经济指标均已“转正”,唯独消费仍然是负增长,显然跟低阶层的收入减少相关。而这又跟疫情期间宽松货币政策支持下的财政政策偏重于“投资保增长”、“补贴保民生”这一方面较弱有直接关联。

诚然,一般而言,只有经济增长了民生才能得以改善,但非常情况应有非常之策。此番低收入阶层遭受疫情的冲击更大,且他们很难在“以钱生钱”的资本市场上投资获利,故此财政政策应该侧重给予他们补贴。疫情初期,有些地方政府发放了一些消费券,目前来看力度还不够,有经济学家主张直接给低收入阶层“发钱”。应该说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值得吾国借鉴。尽管他们目前的疫情仍然很严重,经济的恢复程度也远不如吾国,但看上去他们的财政政策更重于补贴民生。

之所以会存在这种差异,或跟我们一直以来“先生产后生活”的传统思维有关。但新冠疫情百年一遇,应对的思路也许该倒过来:先确保基层民众的生活水平,然后才是促进经济增长。毕竟“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生活”。(未名日记10月29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1965篇文章 5小时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