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朴元淳之死:“耻文化”使然?——

据界面新闻报道,近日韩国出了一起震动全国的“人命”:6月9日,现年64岁的首尔市长朴元淳突然“失踪”,后被证实身亡。警方目前尚未透露朴元淳的死因,但公布了他留下的亲笔遗书,其中写道:“一直我都感到对不起我的家人,我只给你们带来痛苦。”舆论因此高度怀疑他是自杀。

首尔市长在韩国被视为仅次于总统的政坛二号人物。据介绍,朴元淳是韩国著名的人权律师和人权活动家,2011年,他作为没有从政经验的无党籍候选人以压倒性优势意外当选首尔市长,并在2014年和2018年两次连任,成为在位时间最长的首尔市长。他的第三次市长任期原本将于2022年结束,同时被认为是下届韩国总统的热门候选人。

这样一个看起来形象正面、仕途光明的政治家,为何会在上升期自杀(姑且这么认为)?据报道,朴元淳前任秘书在朴失联的前一天,状告其在过去三年中屡次对她进行性骚扰,包括身体接触和用聊天软件发私照等,且受害者不止她一个。外界普遍认为朴元淳之死与此事有关。

以笔者所见,这个世界陷入性丑闻的高级官员远不止朴元淳一个,但因此自杀者却鲜有所闻。何况朴元淳前一日刚被控性骚扰,第二天他就身亡。那么,他究竟是因确有性骚扰行为被控告后羞于见人,还是因自己被“冤枉”(据悉他死前曾向友人如此表示)不胜悲愤而走上绝路?事情的蹊跷之处在于:他被控性骚扰与他的离世仅有一天之隔。

不管他真实的死因是什么,据介绍,根据韩国法律,如果接受调查的嫌疑人死亡,检方将以无公诉权为由不予起诉。笔者之所以关注朴元淳之死,皆因看到有分析认为,这与韩国社会的“耻文化”有关。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给出的数据,韩国自杀率在OECD成员国中高居第一位,2017年每10万人中就有23人自杀身亡,2009年韩国自杀率一度达到33.8/10万人。而韩国的政府官员则是高危群体之一,“以死谢罪”常常成为陷入丑闻的官员挽回名誉的选择,类似的事件在韩国屡见不鲜。

如果朴元淳最后被证实确是自杀,他将是继前总统卢武铉以后自杀的韩国最高级别官员。当年的卢武铉有“草根总统”之称,他在位时树立起的清廉形象是他最引以为傲的标签,却在离职后被卷进贪污事件,调查发现其妻儿涉嫌收受钱款约合600余万美元。卢武铉坚称对此并不知情,最终选择跳崖自杀以证清白。与后来的朴元淳一样,卢武铉死前也留下了遗书,其中写道:“受惠于很多人,却让很多人因我而受难,往后将还有承受不完的痛苦。剩下的余生只会是别人的累赘。”

如何评价韩国(包括日本)的这种“耻文化”,社会学者和文化学者们自可以见仁见智。但笔者的粗浅感觉是:虽然从生命的角度来看,自杀未必足取,但人之为人,知耻总好过不知耻。特别是对手握权力的为官者来说,知耻可以让你保持一种“敬畏感”,避免在堕落的道路上走得太远。实际上在吾国古语中,既有“知耻而后勇”这样的褒义词,也有“恬不知耻”这样的贬义词。毕竟吾国与韩、日都属于“东亚文化圈”。仅是在这个意义上,笔者也要对朴元淳的辞世表示哀悼。(未名日记7月14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1969篇文章 2小时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