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旁观德国在疫情中的撤侨行动。——

 笔者读《知识分子 》所刊署名商周的文章《德国记冠| 疫情里的价值观》(见于财新博客),其中有一节介绍自疫情发生以来德国的撤侨情况。简述如下:

今年1月底,也就是吾国疫情告急的时候,德国取消了对华航班。同时向武汉派出了撤侨专机,带回了一百多位侨民,包括两位新冠病人。随着2月底疫情开始在全世界暴发,德国取消了绝大多数的国际航班,鉴于有大量在外旅游、度假、工作的德国人滞留国外,德国政府开启了一项“空中桥梁”的计划,用专机将需要滞留在外德国人接回来。

据4月23日德国之声的报道, 这个 “空中桥梁” 计划已经从全世界接回了24万人。所有参与撤侨行动的飞行工作服务人员都是志愿者,而且这项撤侨计划不仅带回了德国公民,也顺便带回了一些欧洲其他国家的公民,以及持有德国长期居留证件的外国人士。据介绍德国政府为这项史上最大的空中撤侨计划投入了5000万欧元,回国的侨民只需要自己支付很少的一部分费用。德国外长马斯说,目前为止还有1000人滞留在外,德国政府还在想办法。

笔者读后心想,5000万欧元,这不是个小数目,德国为撤侨真舍得花钱。而且这还不仅是花钱的问题,因为接回国内的几十万人中,肯定有一些新冠病毒携带者乃至病患者,这对德国形成的“输入性风险”不可小视。但德国政府在制定和执行撤侨计划时,对这些负面因素的考量显然居于次要,“应撤尽撤”方为优先。

又看到世界卫生组织突发卫生事件项目组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5月11日针对所谓的“群体免疫”理论表示:群体免疫在农牧业中用于考虑牲畜整体健康而不考虑单个动物的情况,但人类不是兽群,必须考虑人民、生命以及所承受的痛苦。负责任的国家会照顾所有人民,重视社会中的每个成员,并尽一切可能保护人民健康和社会及经济。

笔者认为,瑞安的这番话可以用来解释德国上述撤侨行动的出发点。(未名日记5月17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1977篇文章 3小时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