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坠机悲剧与“蝴蝶效应”。——笔者刚刚看到财新网最新报道:伊朗军方在当地时间1月11日早上发布声明,承认几天前“无意”击落了乌克兰的一架客机,称此次事故属于“人为错误”,向遇难者家庭和失踪人员表示慰问,并为这一错误而道歉。众所周知,这次事件实际上源起于美国以无人机袭杀伊朗高级将领苏莱曼尼等人。伊朗为此用导弹袭击了美军在伊拉克的基地以示报复,但美方宣称“无人伤亡”;伊朗为防备美国的反报复而加强空中防卫,不料却因此“误击”了这架乌克兰客机并造成机上的176人罹难,其中多数为伊朗人,还包括部分外国乘客。笔者为此痛心不已。此前伊朗方面曾多次否认自己是“肇事方”,现在终于承认了这一错误并为此道歉。然而那176位乘客的生命却再也无法挽回了。而美方恐怕也没有想到,己方针对苏莱曼尼等几个人的袭杀行动,最终招致伊方的报复并连带造成这么多乘客死亡。笔者认为,若以“交通规则”来判断“误击”客机的事故责任,伊朗自是主要责任方,而美国则是次要责任方:毕竟若无你的袭杀行动,就不会有伊朗的报复,也就不会有这架客机的坠毁。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希望各方均以此为鉴,不要再生事端,无论有多少矛盾,还是要以“和平”为重。可以互骂,可以“打嘴炮”,但不要真打仗。毕竟任何战事都是要死人的,伤亡最多的往往还不是两边的官兵,而是无辜的平民百姓!(未名日记1月11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2165篇文章 3天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