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被烧,巴西为何“不在乎”?——让国际舆论痛心疾首的亚马孙雨林大火仍在延烧,然而,占据该雨林面积最大的巴西却似乎成了“最不在乎的国家”,这让世人很是不解。财新网日前发表长篇报道指出,亚马孙地区虽然占到了巴西国土总面积的58%,但区内如此广袤的雨林在国家管理者眼中却几乎是“无用”的:全巴西只有大约12%的人口生活在这个地区,其所贡献的GDP只占全国的4%(1999年),而巴西又远非一个富裕国家。自军政府掌权时代起,现代巴西找到的每一种发展经济的方法,似乎都在和亚马孙雨林的环境保护相悖。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外向型经济”逐步形成,巴西农牧业的各项大宗出口商品——大豆、玉米、咖啡、牛肉等等,无一不以需要大片土地作为生产前提。此外,林业需要木材,矿业需要开采,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同步推进……在强大的利益驱动下,各方眼中的“闲置土地”亚马逊雨林,逐渐成为蚕食的对象。笔者阅后恍然:亚马孙雨林素有“世界之肺”的美称,从全人类的角度看,当然应该悉心保护,但对巴西来说,在某种意义上却成为它的“不可承受之重”,因为保护如此广袤的雨林需要投入极大的成本,而“保护”又意味着不能“开发”,如此一来巴西等于要付出双重的代价,这对该国来说是的确不公平的。笔者认为,既然是“世界之肺”,当由全世界共同协助保护,应该由联合国牵头成立专门的机构,让世界各国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而不应将保护雨林的责任全推给巴西。因为国土有边界,空气无国界,一个健康的“世界之肺”有益于我们所有人的良好呼吸。当然,这种国际性的援助,也应该以尊重和维护巴西的国家主权为前提。(未名日记9月4日)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