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未名周记(1929)·
 
本文要义:任何股市,如果其投资回报主要不是靠“分红”而是靠股民之间的“低吸高抛”,靠所谓的“吃差价”,那么,它就会沦为“投机者的乐园”。因此,一个健康的、良好的股市,必须建立起有效的分红机制,以“分红”而不是“炒股”作为主要的投资回报方式,否则就不啻在“耍流氓”。
 
——易会满主席上任的时候说资本市场是融资市场,也是个投资市场。融资市场好理解,上市公司IPO、再融资,都是向资本市场伸手要钱。人们对投资市场的误会比较深,觉得所谓价值发现、低买高卖就是投资,这是不对的。投资市场的意思是,上市公司从投资人那里融资以后通过发展业务赚到了更多的钱,以分红的方式回馈给投资人。
 
——没有分红,买股票就没有投资的意味,只剩下纯粹的投机。投资人买了股票,只能指望以更高的价格卖给其他投资人,击鼓传花。换种说法,就是只能指望割别人当韭菜。但割来割去,大多数人发现自己才是那棵韭菜。上市公司只从市场上拿钱而不给回报,这也不叫融资,叫圈钱。这种股票说难听点就是老千股,财务报表再靓丽都必然是假象。没有投资功能的股市,投资者收不到什么分红,只能靠股价上涨盈利,就会有各种乱象。
 
——虽然监管层已经多年强调现金分红的重要性,要求在公司章程、招股说明书中列明分红安排,现金分红情况还与再融资挂钩,然而A股整体分红情况还是少得可怜,再融资的胃口倒是大得很。一方面,上市公司通过IPO、再融资从市场融资的金额远大于回馈给资本市场的金额,另一方面,炒股的人也想从市场赚钱,股票市场又没有印钞机,这些都只能从韭菜口袋里出。炒股变成博傻的游戏,这个市场就不可能健康。
 
笔者得赶快申明,以免有“抄袭”之嫌:本文开首的以上三个自然段,均引自王兆卿先生最近发表在财新网上的一篇文章。该文题目为《科创板开市应成为股市正本清源的起点》,顾名思义,主要是讲与科创板有关的一些事情。但笔者在浏览过程中读到王先生的这几段文字,忽然有所触动。盖因股市的分红也是笔者曾经若有所思的一个问题,且列入博客写作备选栏中已久,而王先生以上所言,恰中笔者之下怀,故此有了动笔的念头,并实行“拿来主义”,把王先生的这几段阐述引为本文的开头。 其实王文以上之论,已经基本概括了笔者想说的意思。只是笔者还想再稍微再铺陈一下。为“哗众取宠”、“夺人眼球”,还给本文取了这么个有些媚俗的题目——“股市不分红,等于‘耍流氓’”。
 
为什么这么说呢?
 
所谓股市,全称“股票市场”。在这个市场上,上市公司出售的是企业以股票为凭证的一部分股权,而投资者则出钱购买这些股票(股权),从而形成买卖关系。
 
上市公司为什么要出售这些股票?答案不言自明:当然是为了融资,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向购买股票者出让自己的一部分股权。而投资者购买这些股票又是为了什么呢?答案也不言自明:当然是为了赚钱。购买股票的个人与机构,通常被人们称为“投资者”。
 
一般而言,投资赚钱的方式无外乎以下两种。一种是纯粹的财务性投资,即把钱借给融资者,获取固定的回报。比如你在银行存钱,就是为了吃利息。银行拿这些钱再去放贷,无论赚钱多少都与你无关,你只管按契约在约定的时间内收取固定的利率,到时候再收回本金就是了。故此储蓄也是一种投资,只不过虽风险小但收益也较低。还有一种是股权式投资,受投方并不给付本息,但它此后赚了钱就得按你所占的股权比例给予你回报,即所谓的“分红”。股权式投资有两个特点:第一,其回报是不确定的,有可能较高,也有可能较低,还有可能没有回报,一切视你所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而定。第二,投资者的本金是不会被返还的。
 
通常情况下,股权式投资的亏损只限于你的出资额,经济学称之为“有限责任”。比如你买了某企业的股票,即使该企业经营亏损或破产,你最多也只是赔光你投入的本金了事。但在较特殊的条件下,也可能会“赔了夫人还折兵”。
 
笔者指存在“赔了夫人还折兵”的可能并非基于经济学的理论,而是源于自己早年在北方农村“插队”的经历和观察。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按照当时的所有制及分配制度,农民作为“人民公社”的社员,每天的劳动没有工资报酬,而是以“工分”计算入账,到年终时再经生产队核算后,根据当年队里的总收支,算出每个工分的货币价格。笔者曾经见过这样的情况:有些生产队一年下来核算的结果是收不抵支,亏损的那部分怎么办呢?说起来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信:亏损部分也得按照每人录得的劳动工分分摊。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奇事”:工分越多的——亦即付出的劳动时间越多的社员,不但没有一分钱的“分红”,反而还要分摊亏损的金额。也就是说,你出勤干活“挣”到的工分越多,你所承担的亏损额也就越多。具体地说,在有些穷队,你每干一天,少则亏损几分,多则亏损几毛。这叫做“倒贴”。
 
现在听起来这种分配方式简直匪夷所思,近乎天方夜谭。然而,许多年后笔者站在“他者”的角度理性地思考此种“奇事”,倒是觉得它在某种程度上似也符合经济学的产权理论。盖因那时候的农村实行的是“集体所有制”,理论上每个社员都是生产队的所有者之一,但这种所有权却又是模糊的,政策不允许明晰到个人,于是你劳动所得的工分,就成为一种临时性的“产权”(以一年为期),从而成为年终时的“分红凭证”。如果年终结算生产队有盈余,你就能按记在你名下的工分分到一点钱;但如果年终结算的结果是生产队亏损了,对不起,也要按工分分摊。试想,除此之外,又能按什么来“分配”亏损额呢?
 
幸运的是,笔者当时“插”进去的那个生产队算是个“富队”,笔者“插队”的那几年从来没有发生过上述这种“倒贴”的情况,每年结算后都还有一些盈余,算下来每10个工分能分到1元多人民币的“红利”。记得最多的一年,笔者竟然分到了几百元钱,令周边一些“插友”们羡慕不已。——此为特殊年代一种特殊的“投资分红”方式(你的劳动即为你的“投资”)。不知道现在仍在实行的“农村集体所有制”还有没有这种“倒贴”的现象,想来应该是没有的,因为早就已经“包产到户”了。即使有贫困户,还有政府的“扶贫”政策托底呢。可见时代的确已经大有进步,但为何田都已经分掉了却仍要坚持名义上的“集体所有制”,这恐怕不是个经济问题而是个政治问题,找时间我们再聊。
 
说回到股市的投资问题。那么,在股市中,股民买了股票以后,是怎样得到投资回报的呢?
 
如上所说,买股票不是在银行存钱,上市公司是不会按期给你固定利息的。而且你在银行存钱,除非该银行破产,否则即便储蓄利率再低,你存在银行的本金还是归你本人所有,到期后可以随时提取回来。买股票就不一样了,在某种意义上,你投入的本金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因为你投资买的是企业的“股权”,与企业之间并不是借贷关系,卖给你股票的上市公司把钱“圈”走以后,虽然也说将来要给你回报,但对此不负任何刚性的责任——法律并没有规定非要给你多少回报不可。 如此,股民们怎么赚钱呢?
 
从正常的投资角度讲,当然是指望企业盈利后给股东分红。如果你的运气好,买了好企业——这个“好企业”不仅是业绩好,而且是“良心好”,对投资者能够“知恩图报”——的股票,的确能获得较为丰厚的分红。如果这些分红折算起来能高于银行的存款利率,那么恭喜你:你赚到了。反之,则说明你的投资是失败的。 然而,正像王兆卿先生所说的:这些年来,咱们A股的分红“少得可怜”。笔者懒得去查这方面的详细数据,但作为一个曾经的股市投资者可以肯定:在整体上,A股的分红是低于银行存款利率的(有反对此说者,欢迎举证)。很多上市公司经年累月地对投资者“一毛不拔”,尽管有时看上去它们似乎“业绩漂亮,财大气粗”。
 
如果这确是事实的话,那么真正的问题来了:分红这么少,回报这么低,为何投资者还如此钟情于股市,哪怕在外人看来纯属是在“扔钱”(对上市公司来说则是“圈钱”)呢?
 
有一个形容词准确无比地给出了真实的答案:这就是“炒股”!所谓的“炒”,说白了就是“投机”,就是“赌博”。用王先生的话来说:“投资人买了股票,只能指望以更高的价格卖给其他投资人,击鼓传花。换种说法,就是只能指望割别人当韭菜。”而用多年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的话来说,这样的股市,跟赌场没什么区别,有的甚至比赌场还不如——后者至少还不许“看牌”,不许“出老千”。
 
笔者不想重复吴先生的“赌场论”,只是想着重指出这种无分红或很少分红的股市跟赌场相似的一点:明知道买股票靠企业分红是赚不到什么钱的,为什么投资者还趋之若鹜呢?很简单,只要想一想,明知道去赌场玩,你手中的筹码十有七八会“打水漂”,为什么那么多人出境旅游每到澳门、拉斯维加斯、蒙特卡洛这些赌城时,还是忍不住想要去“玩一把”以“不虚此行”呢?
 
实话实说,一言以蔽之:这是人类的赌性使然。赌场是这样,不分红或很少分红的股市也差不多。
 
即便是被人们誉为“股神”的巴菲特老先生,从某种意义上看,也可以换个说法称他是“赌神”,只不过他比一般的投资者眼光更独到,更能沉得住气(所谓的“捂得住“)。但如果他的赚钱手段主要是靠“低吸高抛”而不是靠所投资的企业分红,那么,他老人家仍然难逃“赌徒”之嫌。笔者说的是“如果”,因为并不了解巴菲特具体的投资细节,只知道他对吾国中石油的投资方式就是“低吸高抛”,从中大赚了一票。
 
不仅股民们对股市“趋之若鹜”,吾国的很多企业也在排着长队等候被批准IPO(尽管刚刚启动的科创板据说已跟国外的股市一样也实行了“注册制”,但从官方报道看,证监会仍然握有最后的审核权,只不过现在审核的是你的注册是否规范、是否符合要求)。或问:企业为何对进入股市也这样“上赶”呢?答案更是一目了然:如果上市融资可以不给回报,傻瓜才不上市呢!君不见,在可以不分红或很少分红的背景下,有多少白手起家的“弄潮儿”上市以后摇身一变就成了亿万富翁,然而“圈钱”成功之后,从此与这个市场、与投资给他们的股民不再相干,顶多在股价涨落时重新计算一遍自己财富的价值罢了(即使它是虚拟的),时不时还可以套个现。至于卖给股民的股票所代表的那些所谓“股权”,你说它值钱就值钱,说它不值钱连毛都不值:如果企业“落架”了,不信你拿这些股票到旧货市场去试试看,保证那些“淘金者”连正眼都不带看它的。
 
可是,没有得到分红的股民们对此似乎并不气馁,他们仍然在这个市场中起劲地互相“炒来炒去”,殊不知财富的大头早已经被人圈走了,只剩下他们自己拿剩下的一点“残羹冷炙”在自娱自乐。不仅如此,这个博傻游戏还必须有、也果然有新的成员拿钱投将进来,才能玩得下去。更有趣的是:新的游戏参与者总是会前仆后继仿佛永不会“断溜”。当然,其实也并不奇怪,你看那些赌场也总是不大会倒掉的,输钱的只是一代又一代的赌徒。——再强调一下:这里所比喻的只是不分红的股市而不是泛指所有的股市。
 
杂七杂八地说了这么多,想来笔者已经将前面所引王先生的意思有所“发挥”了。不妨再把笔者的想法简单地小结一下:
 
其一,笔者不了解世界各地股市的具体情况,只是根据投资的基本规律认为,任何股市,如果其投资回报主要不是靠“分红”而是靠股民之间的“低吸高抛”,靠所谓的“吃差价”,那么,它就会沦为“投机者的乐园”。因此,一个健康的、良好的股市,必须建立起有效的分红机制,以“分红”而不是“炒股”作为主要的投资回报方式,否则就不啻在“耍流氓”。至于如何才能建立起这样的机制,恕笔者的能力不逮。但道理一定是这么个道理。
 
其二,即便股市存在着这样那样包括很少分红甚至不分红的缺陷,总体上看,它的存在对人类经济的发展还是起到推动作用的。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资金的汇聚和流动,使得一些真正具有创新意义和经营能力的企业获得快速扩张的资本,从而推进了人类经济和就业的增长以及科技的进步。只不过这个过程往往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有人哭泣有人笑”,对亿万股民而言,既有少数的投机成功者,亦有更多数量的亏损者,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其中冷暖,唯有各人自知。
 
最后要说的是,饶是如此,今天的股市投资(机)者们还是要比当年笔者“插队”时期的“公社社员”们来得幸运,因为前者至少不用分摊所投资企业的亏损,充其量只是输掉自己的本金而已。
 
故此,笔者已退出股市,但不反对有股市,盖因无论这个市场的表现如何,作为“局外人”,多多少少还是会受益的。
 
这样说,是不是有点“自私”呢?
 
2019年7月29日于昆明翠湖
 
简介: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下海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未名周记”),2018年7月开始兼写微博(“未名日记”),以发挥余热,防止痴呆。有道是:只事耕耘,不问收获;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笔者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1970篇文章 8小时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