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十天为期:伊朗真打算这么做吗?——《金融时报》报道:伊朗近日表示,它将很快超出在与世界大国达成的核协议中商定的浓缩铀储量限制,而且将在十天内发生。若果真如此,意味着2015年达成的伊核协议可能彻底崩溃。这将使各方挽救这一协议的努力变得更加紧迫。美国在去年退出了该协议,因此伊朗此举也将加剧德黑兰与华盛顿之间本已陷入的紧张。白宫周一回应伊朗的声明,指责伊朗进行“核讹诈”。笔者曾在不久前发过一篇微博,提醒伊朗“别上了美国的当”,指美国退出伊核协议的目的就是要把伊朗“逼上梁山”,而重新提高浓缩铀的纯度和产量——这是进行核武试验的必备条件。不幸的是,伊朗的最新声明似乎表明它正要走上这条不归路。虽然伊朗的这一态度看上去也许是被逼无奈,盖因美国的恢复制裁的确让它的日子十分难过,但“破罐子破摔”终究并非明智之举,毕竟不容伊朗拥核乃是国际社会对伊问题的最大公约数。尽管如报道所说,伊朗的声明增加了核协议的其他签署国——德国、法国、英国、俄罗斯和中国——面临的压力,要求它们找到方法来应对美国退出协议后对伊朗重新实施严厉制裁的影响,但如果伊朗真的超出伊核协议规定的浓缩铀储量限制,那就不啻于逼着协议其它各方“选边站”:要么跟美国站在一边,要么放任伊朗走上核武之路。老实说,笔者很难想象会出现后一种可能。事关重大,伊朗的领导们,应该三思而后行:拥核对伊朗来说,难道真的比民生还重要吗?或者说突破伊核协议的限制真的可以作为它最后的博弈筹码吗?笔者的观点是:跟我们的东邻一样,无核化才是伊朗唯一正确的选项。(未名日记621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2165篇文章 3天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