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日元凭什么成为“避风港”?——新年伊始,13日,外汇市场上美元兑日元汇率出现“闪崩”,在短短数分钟内跌幅达到3.9%,从108.7跌破105,创2018326日以来的最低水平。不仅是美元,其它主要货币兑日元均瞬间走低,其中澳元兑日元跌至70区间,为2009年以来最低。有分析师认为,这次“闪崩”是由于美国苹果公司公布其在中国的销售低迷而下调业绩预期,市场参与者担忧全球经济的前景,为了“避险”而大量买入日元所致。据笔者所知,实际上这远不是日元第一次受到市场避险资金的追捧。笔者有些纳闷:按说日本是当今主要经济体中唯一一个仍在坚持奉行“超级宽松货币政策”的国家,依照市场的供需法则,一种商品若供应量大增,其价格必会稀释,货币也是这样。既如此,为何“超级宽松”的日元却屡屡成为投资者的“避风港”呢?笔者细忖,这恐怕只能用两个字来解释:稳定。或者换两个字:信用。也就是说,在市场投资者的眼里,这些年日本经济虽然表现不怎么样,但还算比较稳定,而日元的信用一向比较牢靠。或问,吾国的经济增速远快于日本,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因吾国央行的坚守而始终没有“破7”,为何国际投资者不选择它来避险呢?这就涉及到作为避险货币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自由进出。我们的人民币还没有实现完全可兑换,汇率没有市场化,资本项目也没有开放,资本管制还十分比格严,简而言之还不算是“硬通货”,你叫人家如何选择你来“避险”?——就算进得来,万一“避险”不成反被“套牢”怎么办呢?可见,凡事有得必有失,一种货币选择了“保守”的策略,稳则稳矣,却也享受不到“开放”的好处。(未名日记14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1966篇文章 23小时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