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未名周记(1739)·

 

 

本文要义:不可否认,这些年来,“虚假”始终是中国影视作品的“第一致命伤”。就连《白夜追凶》这样算得上是国内“精品”的网剧,尽管其细节呈现看上去颇为真实,也相当精彩,可惜故事的大前提和整体框架,仍然无法让人“信以为真”。

 

笔者退休之后,空暇自然增多,除了每周写作一篇博文,其它似乎没什么非做不可的正经事儿。前几日闲来看了一本网络剧,名为《白夜追凶》。

老实说,相对而言,拍得还不错,没有国产影视通常惯有的装腔作势。主演潘粤明,以及剧中刑警支队长、小警花等一干人物给人留下的印象颇深。豆瓣给它的评价高达9分,不知是否创下了一个纪录。虽是网剧,但在笔者看来,总体质量超过多数在电视台播出的“官剧”。

遗憾的是,作为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从大情节来看,却仍然让笔者频频“出戏”——有欠真实。

此剧的核心故事,是潘粤明一人所饰演的两个角色:弟弟关宏宇,是一起灭门凶杀案的嫌犯,处于被通缉而潜逃的状态;哥哥关宏峰,原刑警支队长,破案高手。这样一演二的角色配置并不奇怪,在一些影视剧中也时有所见。让人“出戏”之处在于:哥哥因不相信弟弟会杀人涉案,愤而辞职离开警界,并将弟弟藏匿于自己家中;不仅如此,警方为了继续借助他的“神技”,竟然还将离职后的哥哥聘请回到刑警支队担任编外顾问,在他的指导下频频破获一系列的杀人案。

这属于明显的“政治不正确”,在现实生活中也根本不可能发生。难道编剧和导演竟然不知道这是违反警界规则的吗?何况,这个哥哥在剧中看起来还属于“头号正面人物”。但实际上,他本人就是一个罪犯——触犯了刑法中的“包庇罪”。

更荒唐的是,剧情中的这对孪生兄弟,哥哥还患有“黑暗恐惧症”,一到夜晚就会发作。据此,编导“成功”地演绎出本剧的核心情节:哥哥在白天出面担任警队顾问,到了晚上,就只能由与其长得一模一样的弟弟(一个通缉犯)假冒他去协助警队的破案工作。

偏偏该剧中的夜晚查案还来得特别多,给人的印象是刑警们几乎没有任何休息时间,夜夜都在加班出勤。所以剧名才叫做“白夜追凶”?

而哥哥原来的同事们包括他的继任者——那位看上去颇为精明的刑警支队长(由王泷正饰演,客观地评价,其演技不输给潘粤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兄弟俩的“白夜掉包”毫无察觉。就连警队的法医即弟弟的女朋友,也只是偶尔会流露一丝困惑之色,但始终也没有真正怀疑夜晚中的哥哥其实是曾与她同床共枕的弟弟假扮顶替的。

这在现实生活中,有可能吗?——顺便补充一句,弟弟关宏宇并非刑警出身,在被通缉之前只是一家物流公司的老板,据剧中介绍,他之前曾在社会上“混”过,但并非是有违法行为的涉黑人物。这样的弟弟,何来的刑侦专业技能假冒哥哥去指导破案?

如此情节,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才有可能成立,那就是:这支警队中的衮衮诸公都是智商低下的“马大哈”。这样说不全是调侃,从剧情来看,剧中所有的命案都是在哥哥(弟弟)的指导下才得以告破的。给人的印象是,如果没有他的参与,警队似乎根本就破不了案。也许,这也算是编导给警队之所以在明知哥哥有给通缉犯弟弟翻案之心却仍聘请他担任顾问的一个理由吧。

只是这样的“理由”,实在太过牵强。

目前笔者还只看到该剧的三分之一,未知后面的剧情如何。想来大概是哥哥在协助警队不断破案的同时,最终也帮弟弟洗清了冤屈,逮住了前述灭门案的真正凶手。即便如此,哥哥在法理上也难逃“包庇”之罪。这样为达个人目的不惜以身试法的人,就算他对弟弟并非凶犯的判断是对的,但敢于如此枉法藏匿,无论对社会、对组织,都是个“危险人物”而不可重用,更不能作为一部影视剧的“正面人物”。他原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是:先依法将弟弟送交警方羁押,然后再通过其它合法的渠道、用合法的手段为他翻案。

早些年,笔者曾听到过一句戏言:中国的影视剧,有本事把真人真事拍得像是假的,而美国的影视剧,则能把虚假的故事和人物拍得像是真的。——美帝真是太狡猾了。

此话说得可能过于绝对了些。然而不可否认,这些年来,“虚假”始终是中国影视作品的“第一致命伤”。就连《白夜追凶》这样算得上是国内“精品”的网剧,尽管其细节的呈现看上去颇为真实,也相当精彩,可惜故事的大前提和整体框架,仍然无法让人“信以为真”。

联系到这些年在我们的社会中、我们的市场上见怪不怪,而且似乎越来越猖狂的弄虚作假、蒙坑拐骗,以及“假大空”、“两面人”等现象,可以说,影视作品中的上述“致命伤”,也绝非是一种孤立的存在,而有其深刻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

2017920日于祥和顺天

 

作者:未名者,江南布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写过小说。没经过商,没当过官。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平生不学无术,不喜功名,唯好杜康。所幸者,毋庸为五斗米折腰;所擅者,以常识观事物,以逻辑辨真伪。每周写作一文,发挥余热,防止痴呆。有道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只事耕耘,不问收获;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三发布)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1966篇文章 7分钟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