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你们凭什么不容巴勒斯坦建国?——

财新网报道:5月22日,挪威首相斯特勒、西班牙首相桑切斯、爱尔兰总理哈里斯于当天各自宣布,他们领导的三国政府将承认巴勒斯坦国。至此,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中至少有140个成员国承认巴勒斯坦国,其中包括欧盟的10个国家。据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此前透露,斯洛文尼亚、比利时和马耳他三个欧盟国家或许也将很快承认巴勒斯坦国。

由此可见,巴勒斯坦建国的确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上述这些国家的行动不仅是为了表达对巴勒斯坦人民的同情,更是意在支持以“两国方案”推动政治进程,尽快结束加沙战事。如西班牙总理桑切斯强调,西班牙承认巴勒斯坦国并非针对以色列或犹太人,也不是要支持哈马斯,而是“为了支持和平与共存”。

然而对于上述欧洲三国的决定,以色列“怒了”,立即宣布召回驻三国的大使以示抗议,以色列外长卡茨称“以色列不会对此保持沉默——还会有其他严重后果”,还指责这仨国的决定是“扭曲的”,称在哈马斯犯下举世瞩目、令人发指的罪行之后,这些国家选择承认巴勒斯坦国,等于是在“奖励”恐怖分子。

笔者认为,以色列政府对哈马斯的“仇恨”尚可理解,因为后者不仅是以色列长期以来的“死敌”,还在去年的“10·7”偷袭中打死了以方1200多军民。但是,第一,哈马斯并不等于巴勒斯坦;第二,以色列其后在加沙展开疯狂报复,至今已造成3万多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已经完全超出了“正当防卫”的范畴,你们还想要怎样?

众所周知,“两国方案”的最重要国际法理基础,是1947年的联合国大会181号决议。决该议规划在1948英国对整个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结束后,在这片土地上分别建立一个独立的犹太人国家和一个独立的阿拉伯国家,以及一个置于联合国管理下、保持中立地位的耶路撒冷特别市。以色列抓住这一历史契机,于1948年5月15日宣布独立建国。诚然,当时拒绝承认以色列建国的埃及、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五个阿拉伯国家,派兵攻打刚建国的以色列,第一次中东战争由此爆发,并在1949年以阿拉伯联军的失败告终。此后阿以之间又接连爆发多次战争,以色列均取得胜利,乃至“越战越强”,成为当今中东地区的“第一强国”。

从以上史实来看,最初不执行联合国181号决议、阻碍巴勒斯坦建国的倒还不是以色列而是一些阿拉伯国家,若它们不是兴兵讨伐乃至要消灭新生的以色列,而是帮助巴勒斯坦也同步建国,“两国方案”也许早已实现。除此之外,后来巴勒斯坦内部派系林立、争斗不已,也是造成“两国方案”停宕至今未能真正实现的重要原因。然而这一切都不能否定巴勒斯坦建国的合法性和正当性,以色列自己建国已久,凭什么不许巴勒斯坦也同样建国?这就好比一个村子里的富人建造起了自己的豪宅,却硬是不许他的邻居也合法地盖房。这样的道理如何说得通?

以色列拿哈马斯说事,但是现如今国际公认的巴勒斯坦唯一的合法代表是以巴解组织为主体的权力机构,尽管巴解组织早年也曾主张并开展与以色列的武装斗争,但1993年巴以达成了《奥斯陆协议》,双方相互承认,遂使绵延几十年的巴以冲突有望得以化解。惜乎后来随着以色列那时的总理拉宾遇刺身亡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致使该协议已名存实亡。

往事不堪回首。问题在于,如果以色列坚持不容巴勒斯坦建国,巴人的斗争与反抗永远也不会停止。如此,以色列自身又何来真正的安全可言?以方领导人应该想明白,你的目标究竟是要“复仇”还是要“和平”?毫无疑问,“复仇”只能是短时的,“和平”才是长久之计——难不成你们想永远占领包括加沙在内的巴勒斯坦土地吗?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凭什么要阻止巴勒斯坦建国?即使你们不想让哈马斯“入阁”,至少也应该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方案与巴方谈判。像现在这样对“两国方案”除了反对就是反对,如此岂非毫无道理可言?而一个“不讲道理”的国家,如何能够自立于世界之林?要知道以色列不像俄罗斯这样资源丰富的大国可以做到“自给自足”(普京语)。

  记得本轮巴以冲突开始后不久,欧盟领导人博雷利就曾提醒以色列“不要让仇恨蒙蔽了眼睛”,此话可谓“金玉良言”。为人类和平,也为以色列自己的未来计,敦请以方领导人三思!!(未名日记5月25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2169篇文章 3天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