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战争,让“气候变暖”靠边——

澎湃新闻援引联合国新闻网站报道: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日前通过视频致辞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新一届会议,称世界领导人需要听取可靠的科学指导并采取行动,以紧急减缓全球变暖。古特雷斯说:“我们的世界正处于十字路口,我们的星球正处于十字路口。我们正在接近不可逆转的地步,即将超过国际商定的全球变暖1.5摄氏度的限制,我们正处于临界点的临界值。”

在笔者的印象中,古特雷斯先生担任联合国秘书长的这几年来,最重视也是发声最多的就是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为此他可谓不遗余力。此番他又一次向各国领导人发出强烈呼吁和警告,指如果再不采取强有力的行动,地球变暖将“不可逆转”。

据报道,IPCC几十年来已经提出了明确的证据,证明人类和地球如何受到气候破坏的影响。最新的一份报告还指出,这些变化“的确”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主要是燃烧化石燃料,其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水平前所未有。

果真如此的话,老实说笔者对未来能否扭转这一势头的预期有些悲观。且不论人类的减排努力能否减缓气候变暖乃至逆转,关键是,这些努力需要所有国家齐心协力,共同应对,否则就必然会陷入某种“囚徒困境”。然而现实却是人类各怀心事,虽然各国口头上都把低碳减排视为“政治正确”,但实际上都有自己的优先事项,一旦“有事”,先会顾眼面前的利益,气候问题只能“从长计议”。譬如有一个最新的例子:同据澎湃新闻转引路透社报道,美国政府日前批准康菲石油公司在阿拉斯加的国家石油储备区钻探石油,遭到不少环保人士的批评,指这一决策与拜登此前高调宣传的应对气候变化和使用更清洁能源的表态相悖。

如果说在和平的环境下各国多少还能程度不同地尽量顾及低碳减排,但是一旦彼此发生尖锐的矛盾和冲突,甚至爆发战争,还能保持这样“理中客”的态度吗?看看当前的俄乌战争就知道了,且不说无数人的死伤和建筑的毁坏和土地的污染,单是每天相互发射几万枚的炮弹,所产生的碳排量不知有几何,此时涉事方谁又在乎会加剧气候变暖呢?

故此,尽管古特雷斯先生一而再、再而三地呼吁各国领导人重视气候问题,惜乎他所领导的联合国只是一个国际议事机构,几乎没有强制力可言。而低碳减排这件事,只凭科教宣传、道德感召而没有强制力是万万不能的,道理很简单:这个世界上人皆有自利倾向,每个国家也是如此。除非低碳减排让人们有经济利益可图,否则很难靠“思想觉悟”的提高而成为大家都愿意遵守的优先规则。

仅从这个角度看,俄乌战争也应尽早结束,因为它起到一个很坏的示范效用,让人们眼睁睁地看到在战争发动者的心目中,阻遏气候变暖在其决策排序中处在一个多么低微的位置。试想大人如此,还怎么教育孩子们注重节能减排呢?

  为此,笔者心里有一个侥幸之念:也许即使挡不住气候变暖,也并非就是世界末日,人类总还会找到办法生存下去。不然,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对于一件如古特雷斯先生所说的“不可逆转之事”,我们又该怎么办呢?(未名日记3月27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2169篇文章 3天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