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他这是想成为“罗斯福第二”?——

本届美国总统拜登上台后,如果要列举他实施的哪些政策与其前任特朗普“背道而驰”的话,税收应是其中一项:后者奉行大减税,而前者则要增税。用澎湃新闻日前发表的一篇文章的标题来讲:“特朗普薅走的羊毛,拜登这回都要薅回来。”

众所周知,特朗普在2017年12月22日签署了自1986年以来美国最大规模的减税法案,将联邦企业所得税率从35%降至21%,大部分个人所得税率也有所下降。而拜登政府的财长耶伦近日表示,将实施一项加税计划,把美国的公司税率从21%提高到28%,称这对所有美国人都更加公平,将消除公司投资和利润转移到海外的动机。

显然,拜登的加税计划是为了与他提出的高达数万亿美元的基建投资方案“相配套”。据报道,该方案将在未来投入约2.25万亿美元(亦有说是3万亿乃至4万亿美元),其规模之大堪称史无前例。然而美国政府已负债累累,如何筹集这么多的资金是个大难题。

按照以往的做法,美国政府只能“债上加债”,且主要靠美联储印钞。但拜登显然准备“两条腿走路”,在继续举债的同时加征税收,“以一种财政可持续的方式来刺激经济”。

俗话说“甘蔗没有两头甜”,减税还是增税,历来是政府政策的两难选择:减税能激励企业和个人增加市场投资,但财政收入和公共开支势必会在一个时期内相应减少;增税的效果则正好相反。为此经济学家们争论不休。拜登显然是凯恩斯主义的拥趸,试图用加税的办法筹集部分资金用于基建等公共支出,以此来扩大就业、拉动经济增长。

不过,且不论拜登的加税计划能否在党争激烈的国会顺利通过,笔者对他的“如意算盘”存有几点疑问:一是据测算,其加税计划十年内可使美国政府增加7千亿美元的财政收入,相比较他提出的高达数万亿美元的投资计划虽非“杯水车薪”,但还远远不够;二是加税为何能“消除公司投资和利润转移到海外的动机”而不是相反,这在逻辑上有点拧巴;三是拜登的任期只有四年,他如何保证四年后自己或民主党肯定能继续执政?如果四年后特朗普或共和党“卷土重来”入主白宫,他的加税计划岂不是会“半路夭折”?

有分析认为,拜登之所以敢提出如此庞大的基建投资和加税计划,除了美国的基础设施已显陈旧而需翻新,可能还是想仿效其民主党前辈的经验:曾经用同样的套路取得成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罗斯福新政”。

史载:1933到1939年间,时任美国总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一反胡佛时期自由放任的施政方针,采用了一套深度干预经济的“大政府”模式,通过大兴基建向大批失业工人提供亟需的工作岗位,同时赈济贫困阶层,并由美联储为银行存款背书等措施,成功稳定了当时国内的金融秩序和市场对美元的信心,让美国走出大萧条的阴影。“罗斯福新政”不仅使美国经济得以复苏,为其后在二战中打败德日法西斯打下了物质基础,也使得“凯恩斯主义”在战后的几十年里大行其道。

如果把新冠疫情比作一场战争的话,那么,拜登正准备“如法炮制”以实现美国的“战后复苏”,他本人似也大有想成为“罗斯福第二”的宏愿。尽管当前中美关系十分紧张,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笔者还是祝美国人民好运,早日结束“新冠噩梦”,经济得以复苏。

最后要补充一句的是:拜登的上述计划如若成功,还得感谢崛起的吾国给美国带来的“竞争压力”。在某种意义上,拜登这样做不仅在模仿“罗斯福新政”,也可以说是在向“中国模式”学习。(未名日记4月14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1949篇文章 1天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