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财新周刊》日前发表社评说,“如今各级政府处于两难境地:倘若全面复工复产、放开人员流动,可能导致国内疫情复燃或境外疫情‘倒灌’;若坚持前期严格的防控举措,则会导致政府财政状态恶化,众多企业现金流断裂,严重影响民生。”

笔者觉得,政府的这种两难境地和心态,在之前疫情的峰值刚开始回落时,的确是存在的,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现在吾国的抗疫形势大为好转,本土包括湖北“零确诊”的日子不断增多,政府的想法也有了明显的变化:看看近日央视的新闻频道就知道,复工复产的新闻已经排在了疫情报道的前头。多地党政领导干部甚而至于身先士卒、带头示范:摘口罩、下馆子,向民众发出可以放心出街“吃喝玩乐”的信号(财新网)。

国家要发展,人民要生活,既然疫情已经大为减轻,恢复经济当然又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但是,笔者看到社评接着如是说: “令人不安的是,在复工复产问题上,有些地方似乎从一个极端跳到了另一个极端。春节假期过后,有些企业试图复工复产,但不少地方政府通过种种审批来设限。随后,政策基调显著转变,许多地方又开始催促企业复工复产。近期某地政府‘误发’到网上的通知显示,倘若企业不能尽快复工,将按违背中央和上级政策精神来处理。复工复产俨然成为一场新的政绩锦标赛。各地纷纷公布复工率,但是,电厂煤耗、返程率和地铁客流量等指标与其多有背离。各地党政主政官员应权衡利弊、因地制宜做出决策,前提是尊重医疗专家对本地疫情的判断,尊重企业的复工复产意愿。须知在此问题上,政府应主要起服务和支持作用,而非督战队。”

这倒让笔者觉得有些奇怪了。按说,对于复工复产,企业的积极性应该高于政府,盖因企业以追求赢利为最大目标,前两个月疫情的冲击已经使企业损失惨重,现在抗疫形势好转,企业自应“奋起直追”,把失去的那部分产值和利润“夺回来”,何以还需要政府在后面“督战”?前些天还见有报道说,有些企业的复工复产存在假象:机器开着、灯也亮着,但实际产能并没有恢复多少,只是装装样子应付政府部门的检查。

我们的企业这是怎么了?当初停工停产需要政府下令可以理解,为何现在复工复产也需要政府“打屁股”催促?

思来想去,只能用心理学的“创伤应激反应”来解释,吾国的成语叫作“心有余悸”。

可是,为何政府却似乎没有这种“创伤应激反应”呢?

社评接着说:“显然,决策的基础是对疫情的准确判断。目前,中国初步实现了稳定局势、扭转局面的目标,然而,湖北和武汉医疗救治任务依然繁重,其他地区人员流动和聚集有可能造成疫情反弹,国外疫情快速蔓延又使输入性风险陡增。疫情远未过去,遑论胜利。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应随疫情而定,而这充满了不确定性。不少人士建议降低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在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已经并将继续显现的情况下,中央应尽早表明立场,以明确地方、企业和居民的预期。”

由于新冠疫情的暴发,今年的两会已经延开,故此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并没有确定。目标还未定,又谈何降低?笔者理解社评的意思是: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应该比去年的要低些。

应该低多少呢?笔者不知道,只知道依照常规,两会若不开,目标就无法确定。

所以,两会何时开,就成为一个“标志性”的问题。(未名日记3月24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1968篇文章 1小时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