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大棒,马斯克们也“喊疼”了——
不出所料,对于特朗普日前悍然推出的极端关税政策,其团队内部终于出现了“裂痕”。笔者这样说并无幸灾乐祸之意,只是藉此证明这一关税政策确实违反了经济常识和大多数人的认知。
据财新网报道,特朗普最著名的政治盟友、特斯拉CEO马斯克4月5日打破沉默,先后两次在社交媒体上抨击了特朗普政府高级贸易顾问、关税政策的主要支持者彼得·纳瓦罗。马斯克先是转发了X上一名用户的帖子,该贴称纳瓦罗在关税问题上有丰富经验,并且拥有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马斯克转发时附言称,有哈佛经济学博士学位“是坏事,而不是好事”,并称这将“导致自我(ego)或大脑的多项问题”,意指会使人过度自负。随后他又在X上反驳了另一名为纳瓦罗辩护的用户,指纳瓦罗在贸易问题上“无所建树”。
虽然没有公开表示反对,但马斯克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不满已隐然可见。尽管两人都是商人出身,但与马斯克相比,特朗普无论是从商所取得的业绩,还是对经济规律的谙悉程度,都属于“小巫见大巫”。何况马斯克的商业帝国遍布亚欧,深知这回美国刮起的关税风暴对全球经济贸易的重大损害,包括马斯克自己的市值身价也在风暴中惨遭数百亿美元的损失而感“肉痛”,故此“情不自禁”地挪动了自己的立场。
但由于此前与特朗普“绑定”得太牢,马斯克没法公开抨击他的顶头上司(据传他曾私下建议特朗普取消关税政策但遭到拒绝),只好去骂总统的下属纳瓦罗。后者从特朗普上一任期起就是其铁杆随从,甚至还为他吃过官司坐过牢;此番更是坚定支持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称关税可能将为美国带来每年6000亿美元的新增收入。即便在美国股市连续几日遭到“血洗”后,他在还坚称很快将会筑底并迎来牛市,预言“在特朗普任期内,道指将达到50000点”云云。可以想见,纳瓦罗的“疯言疯语”让在股市中遭到惨重损失的马斯克听了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不骂你骂谁!据报道纳瓦罗也不甘示弱,当即回怼马斯克说你只是个“卖车的”。
但笔者对这个故事的兴趣不在于两人的互掐,而在于马斯克同天还说了一段话,称“我希望欧洲和美国达成一致,在我看来,理想的情况是实现零关税,从而有效地在欧洲和北美之间建立一个自由贸易区”,说“这就是我希望发生的事情,而且我认为,如果人们愿意,他们应该有更多的自由在欧洲和北美之间流动,如果他们希望在欧洲工作或希望在美国工作,他们应该被允许这样做。所以这当然是我给总统的建议”。不仅如此,就在4月7日这一天,马斯克在社交媒体还转发了美国已故著名经济学家、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当年的一个讲话视频,说的是在经济史上同样著名的“铅笔的故事”,弗氏在视频中以此为例谈论全球产业链分工合作对经济发展的好处(其实就是斯密的分工理论),被舆论认为这是马斯克在隐晦地“劝导”特朗普。
然而众所周知,特朗普对自由贸易和自由流动长期持负面态度。联系到前不久关于马斯克将辞去在“政府效率部”的工作、意欲挂印而去的传闻。看来他在白宫的办公室也许不久就要换人了。
问题还在于,马斯克提出欧洲与北美实行“零关税”的设想能被特朗普接受吗?按说,你是“零关税”我也是“零关税”,这似乎符合特朗普“对等关税”的原则。不过,正像有论者所指出的,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其根本目的是要消除长期以来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也就是别国向美国卖出多少价值的产品,就应该从美国进口多少等值的产品,这才是他的“如意算盘”。
可是,这仅仅是他自己个儿打的“算盘”而已。首先,正如笔者在前文所指出的,以美国目前羸弱的制造能力,根本做不到如此“对等”,亦即无法向别国提供它们所需要的足量的产品。就算美国的制造业得以提升,也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还必须将美国高昂的制造成本降下来,否则没人买你的货。反正在笔者看来,至少在特朗普任内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其次,即便美国有这样的制造能力,从别国的消费能力看,也无法在短期内能骤然增强到可以吸收大量美国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与美国相互实行“零关税”,对美国来说结果仍将是进口远多于出口,依然无法消除它的贸易逆差。这里且不论各国的国情不同,对于各种产品的进口需求也必然会有很大的差异。
故此,马斯克提出的“零关税”设想看上去很美好,也只是一种设想而已。据央视报道马斯克提出的“零关税”当即遭到纳瓦罗的反驳,称这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笔者又见财新网报道,在美国股市遭到“血洗”后,当初曾旗帜鲜明地支持特朗普竞选美国总统、被视为其“铁杆粉丝”的知名对冲基金经理比尔·阿克曼,日前在社交媒体发表长文,痛斥特朗普的关税计划是一场“经济核战争”,指其正在失去全球商界领袖的信任,并将严重损害美国在世界的声誉,俨然是在与特朗普“决裂”。与阿克曼持相同看法的还有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等一众商界巨擘。讽刺的是,他们跟马斯克一样,当初正是将特朗普送上台的拥趸,这可真应了一句老话:“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未名日记4月9日)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