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战争:这些数据让人悲伤、无力、无奈……

这几天国际舆论聚焦俄乌冲突爆发一周年,各种分析评论声明包括一些数据纷至沓来。据财新网报道,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蒂尔克称,过去一年间,俄乌冲突已造成至少8006名平民死亡,1.3万多人受伤。数据显示,大约90.3%的乌克兰平民伤亡由具有大面积杀伤力的爆炸性武器造成,并且大多数袭击都发生在人口稠密地区。蒂尔克指出,上述数字仅包括经核实的伤亡案例,还只是冰山一角,实际伤亡人数很可能要高得多,揭示了乌克兰人民因这场战事所遭受的损失和痛苦。此外,在寒冬时节缺水缺电的情况下,目前乌克兰还有近1800万人亟需人道主义援助,约1400万人流离失所。笔者看到,由于战争是在乌克兰土地上进行,俄罗斯边境虽也曾遭到过一些零星的袭击,但其平民的伤亡人数自然要少得多,估计应该不到三位数。这是笔者更同情乌克兰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若论俄乌两军将士在战事中的伤亡,则又是另一番情况,双方对此有着不同的统计。据报道乌方的统计称过去一年俄方共损失了14.45万名武装人员。而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在2022年9月的一次电视采访中称,截至当时乌军有61207人死亡,49368人受伤,俄军则有大约5937名士兵在乌克兰战场上阵亡。此后至今俄乌两方没有再正式公布伤亡数字,但有军事专家评估双方军队的人员损失可能都在10万以上。

持续一整年的轰炸和抵抗,也令乌克兰成为全球受到最大打击的经济体。据乌克兰经济部发布的统计数据,2022年乌克兰GDP下降了30.4%。战争摧毁了乌克兰无数的建筑和设施,还对乌境内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包括耕地和栖息地的破坏、土壤污染和水污染等等,有些污染已难以修复,进而影响到人类和动物的整个食物链安全。作为对比,根据俄罗斯方面公布的数据,战争的消耗与美西方的制裁似乎对其经济影响不大,去年的GDP只出现了2.1%的负增长,虽然笔者不了解真实的情况,但乌方的经济损失远大于俄方,这是毫无疑问的。

此外数据显示双方还各自损毁了大量的军事装备,不过这与人的伤亡数据相比只能“等而下之”,笔者在此无心引用。《论语》中记载孔子闻马厩失火后“问人不问马”,这大概是吾国彰显“人道主义”精神最早的经典故事。尽管现代社会开始强调“动物保护”,但人的生命毕竟还是最可宝贵的,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首先关注的还是人的生死存亡。再先进的武器弹药也只不过是些物质而已,它们损失得越多,只能证明杀人、伤人越多。

笔者看了上述数据,首先十分伤心于乌克兰平民遭受的伤亡和家园被毁,其次亦为俄乌双方军队将士的流血牺牲而痛惜。面对这些鲜活生命的被摧残、被毁灭,战争的发动者难道会觉得心安理得吗?无论你有多么冠冕堂皇的“宏大目标”,你都没有理由让这么多人付出失去生命的代价。就算到最后仗打赢了,也只不过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在笔者看来,世界上只有一种战争是具有正面意义的,那就是反侵略、反压迫。然而在强权之下,普通人已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思之令笔者不仅扼腕长叹:如果此时此刻身在乌克兰或者俄罗斯,自己又将会如何呢?……由此不能不让人深感作为个体的渺小与无力。

俄乌战争造成的巨大悲剧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手握重权者都应该铭记吾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孙子的一句名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应该侵犯另一个国家的主权和领土,这应该是国际法的第一准则。记得吾国的一位伟人曾说过,“事情有大道理,有小道理,一切小道理都归大道理管着。国人应从大道理上好生想一想,才好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安顿在恰当的位置。”当下在俄乌战争的是非曲直上有很多争论,但笔者看到,不少人颠倒了“大道理”与“小道理”的逻辑顺序,撇开“大道理”侈谈一些“小道理”,让争论的另一方十分无奈,直让笔者这样的受众觉得是“鸡同鸭讲”。

  就在笔者起草这篇小文之时,2月24日,吾国外交部官网发布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共计十二点,其第一点就开宗明义:“尊重各国主权。公认的国际法,包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应该得到严格遵守,各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切实保障。”这就是笔者所指的“大道理”。以此来看俄乌冲突,可谓洞若观火。(未名日记2月26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2159篇文章 1小时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