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防感染:应该优化而不是躺平(上)——

笔者在前几天的一篇短文中谈到“现如今我们是否还要戴口罩”,这背后隐含的问题其实是:当前的的防控策略“优化”以后是否还要坚持“防感染”?

众所周知,“防感染”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口,只有最大程度地减少感染数量,才能有效地“防重症”和“防死亡”。若感染人数太多,即使重症率和病亡率没有上升,其绝对数量也必会随之而增加,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

事实上截至去年12月初的近三年里,吾国一直将“防感染”作为防控新冠疫情的重中之重,而且也的确将感染、重症、病亡这三个数据都降到全球最低水平,成绩十分显著。

但是同样明显的是,我们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鉴于奥密克戎病毒的传播力大大加快,且其毒性又相应减弱,只能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为此吾国在去年12月开始“优化”防控措施,其核心内容就是国家卫健委所说的,将防控重点转移到“防重症”和“防死亡”。

应该说这是因时因势的务实之举。尽管没有料到随之而来的这波疫情竟会如此凶猛,暴露出许多问题,但从大方向来看,“放开”还是必然的,只是弯子转得太急,准备工作不足,这是需要总结经验教训的。

另一方面,回过头来看,此次“放开”的力度是否太大?质言之,我们在“防重症”和“防死亡”的同时,是否应该放弃“防感染”?尽管有关部门没有这样明说,但从实际情况看,除了打疫苗、戴口罩,其它的社会防护措施基本上都已经歇菜,加上奥密克戎的传播力又超强,这恐怕是这波疫情如此凶猛的重要原因,至少是之一。

笔者近日看到凤凰网的“风声”栏目刊登科普作家方玄昌的一篇文章,其中谈到近期一些国家对从中国入境的旅客采取核酸检测、限制阳性旅客入境或对阳性旅客隔离观察等措施。作者认为,撇开他们的动机是否纯良不论,从医学的角度看,或是为了“压平本国感染曲线”,并称“压平曲线”是科学抗疫的精髓所在。

笔者从一个外行的角度理解,所谓“压平曲线”,是指要尽可能地避免出现疫情的高峰,使其处于一个比较平缓的状态,这样就可以较为合理地运用和调配医疗资源,创造一个可预见、可应对的状态。这就如同经济运行要尽量避免“大起大落”的道理是一样的。

如果这个说法是成立的,那么,吾国这波疫情的爆发曲线可谓“扶摇直上”,这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感染人数超大幅度地增加,从而使得重症和病亡数量也跟随大幅上升。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恐怕还不能放弃“防感染”的一些非医学干预措施。

当然笔者也并非主张回到“优化”之前的状态,那时候的“严防死守”严则严矣,且的确取得了“压低曲线”的效果,但也要承认有些措施失之于过严。比如动辄全域静默(实际上就是“封城”、“封区”),三天两头实行全员核酸检测,不仅对阳性者还对密接者和次密接者也一概集中隔离,有的地方甚至将整个“高风险区”的民众一股脑儿统统拉走转移,至于各地封路、拦截等“层层加码”、以邻为壑的做法更是习以为常,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的确应该加以“优化”。

但笔者认为,借鉴别国“放开”的经验,在疫情高峰期,有些“防感染”的措施或许还是应该坚持实行。比如对一些重点场所实行闭环管理、要求进入者出示阴性证明,限制人数较多的聚集性活动,保持人与人之间的相对距离,适当保留一些核酸检测网点,等等。这样做虽然比较“麻烦”,但至少可以相对减少人们感染的概率,以期尽可能地拉平疫情曲线。不然的话,若完全放弃“防感染”,防控压力势必将全部压在医疗机构身上,激增的阳性数量会令医护人员不堪重负。西谚有云:倒洗澡水不能将澡盆里的孩子也倒掉。

当然笔者以上所言已经属于“马后炮”,当前疫情的感染面如此之大,也许很难扭转这一势头。但老话说“亡羊补牢,犹未晚也”,尤其是考虑到后面可能还会有几波疫情发生,我们在“防感染”方面真的不能“躺平”。

方玄昌先生的这篇文章还谈到了关于超额死亡率等一些其它的相关问题。笔者的阅读体会先聊到这里,下篇再说。(未名日记1月7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1969篇文章 2小时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